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联合双能量ct定量参数和形态学特征在鉴别良恶性肺实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成都610041
出处:

关键词: 双能量 CT 碘含量 肺肿瘤 恶性病灶 良性病灶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定量参数和形态学特征在鉴别肺实性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144例经双期双能量CT(DECT)增强扫描患者的147个肺实性结节,包括76例肺癌和71例良性病变。纳入结节以下特征:基于直径或体积的Lung-RADS分级、形态学特征以及DECT定量参数[包括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_A、Zeff_V)、碘含量(IC_A、IC_V)和标准化碘含量(NIC_A、NIC_V)]。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组合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评估Lung-RADS、形态学特征、DECT定量参数及组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Delong对比AUC之间的差异。结果:基于分叶(OR:25.465,95%CI:6.988~92.797)、NIC_V(OR:1.100,95%CI:1.062~1.139)构建的组合模型,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42(0.890~0.974)、90.8%及81.7%,且组合模型的AUC均优于基于直径的Lung-RADS分级、单一形态学特征及DECT定量参数(均P<0.05)。结论:基于NIC_V和分叶构建的组合模型,鉴别良恶性肺实性结节的诊断效能较高,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317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88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