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2]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外科中心
肝胆胰外科
四川省肿瘤医院
[3]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4]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5]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
四川省肿瘤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转移
摘要: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结合临床特征在乳腺癌患者中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并通过构建预测模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纳入了2017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术前均接受了CEUS检查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 SLN)。根据CEUS增强模式将SLN分为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无增强和环状增强四种类型。结合患者的基础临床特征和术后病理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了CEUS增强模式及临床病理特征在预测SLN转移中的独立作用。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构建了Nomogram评分模型,用于预测SLN转移的风险。结果:根据纳排标准,共508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SLN的增强模式均匀性以及SLN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度是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这些变量,构建的Nomogram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训练集的AUC为0.707,验证集的AUC为0.645。模型的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P=0.74)和验证集(P=0.68)中均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结论:CEUS技术通过评估SLN的增强模式及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可有效预测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该方法为术前个体化评估和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减少不必要手术干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力。未来需要通过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5ZNSFSC056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2]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双华,王美华,王浩,等.超声造影结合临床特征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5,38(05):38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