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四川省肿瘤医院肠道外科,成都610041
外科中心
胃肠外科中心
四川省肿瘤医院
胃外科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病学研究室,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小胶质细胞
摘要:
目的 研究以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所模拟的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在建模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变化和脊髓组织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其受体CSF-1R在脊髓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方法建立CRPSⅠ模型,在再灌注后14 d内每天连续观察缺血足底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显示脊髓M-CSF和CSF-1R在小胶质细胞和星状胶质细胞上的分布,以及在再灌注后3d、7d和14 d M-CSF和CSF-1R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后1~14 d,缺血足底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M-CSF由脊髓星状胶质细胞分泌,其特异性受体CSF-1R则主要分布在脊髓小胶质细胞上;在再灌注后7d和14 d,缺血同侧脊髓M-CSF和CSF-1R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CRPSⅠ模型在建模后14 d内,缺血同侧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缺血同侧脊髓组织中星状胶质细胞分泌的M-CSF和小胶质细胞上的CSF-1R含量增加.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500963)资助
基金编号:
No.81500963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廖志敏,唐昱英,郑阳春,等.脊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在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病程中的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7(05):70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