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分级乳腺癌BI-RADS MRI特征与血管生成的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MRI Features and Angiogenesis of Breast Cancer BI - RADS in Different Grades.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影像诊治部,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41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密度 病理分级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级BI-RADS MRI特征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血管生成的可能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IDC的微血管密度(MVD)并行病理WHO分级,基于ACR BI-RADS标准记录病灶MRI特征:肿瘤内部信号(均质、不均质)、形态(肿块型、非肿块型)及边缘(光整、不光整).对比分析在不同WHO分级时,IDC的MRI特征与MVD表达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不同WHO分级时,IDC的MRI内部信号、边缘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均较高(91.7%,85.3%),特异性均较低(38.9%,50.0%).不同WHO分级时,肿瘤形态特征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WHOⅢ级时,IDC信号均匀组的MVD明显高于不均匀组,二者呈正相关(r=0.765,P<0.05);WHOⅠ-Ⅱ级时,边缘不光整组的MVD高于边缘光整组,二者正相关(r=0.570,P<0.05);余WHO分级的MRI特征对应的MVD值差异不明显,且无相关性(P>0.05).结论 IDC部分BI-RADS MRI特征可在不同病理分级时一定程度上衡量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基金:

基金编号: 16PJ513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影像诊治部,四川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2808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561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