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2]610041四川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
外科中心
胃肠外科中心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肿瘤医院
胃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疗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永久性造口
摘要:
目的 探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前切除术和预防性造瘘后,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在新辅助放疗后行直肠前切除术和预防性造瘘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64例,归纳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永久性造口的主要病因.结果 64例患者中造瘘口位于末端回肠者58例(90.6%),位于横结肠者6例(9.4%).从造瘘至造瘘口关闭的时间为(23.6±10.0)周,其中造瘘口成功还纳46例(71.9%),形成永久性造口18例(28.1%).永久性造口的原因主要有吻合口瘘7例(38.9%),吻合口狭窄4例(22.2%),输尿管瘘1例(5.6%),局部复发1例(5.6%),远处转移5例(27.7%).结论 因新辅助放疗所致的肠道纤维化及微循环减少等病理改变,使吻合口瘘、吻合口及其近段肠道狭窄的发生率增高,进一步导致永久性造口的发生.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2]610041四川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鹏,张轲,李建科,等.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形成永久性造口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0,1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