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基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下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至2022年青白江区居民参与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相关结果并对比该模式建立前后的筛查效果。结果 2021~2022年共35942例居民参与高风险人群初筛,初筛阳性2674例,高风险率7.44%,女性比例高于男性(χ2=16.023,P<0.001),高风险人群城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450例行肠镜检查,肠镜依从率54.23%,不同年龄组肠镜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13,P<0.001)且随年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累计发现各类肠道息肉病变503例,病变阳性率39.48%,其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χ2=55.109,P<0.001)且病变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χ2=51.612,P(0.001);累计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67例,早期癌6例,中晚期癌13例,早诊率82.95%,高风险人群结直肠癌检出率0.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7,95%CI 1.075~1.224)、饮酒(OR=0.22,95%CI 1.075~1.224)是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从时间分布看,2021~2022年新筛查模式下的初筛完成率、结直肠癌检出率较前两年有大幅度上升。结论 基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建立的结直肠癌立体防治系统,能够促进筛查工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