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2]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口腔科
外科中心
头颈外科中心
四川省肿瘤医院
[3]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口腔鳞癌
循环肿瘤细胞
生物亲合法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生物亲合法的微流控芯片对口腔鳞癌细胞捕获的可行性,为用于口腔鳞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的微流控芯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法将带有mCherry荧光的质粒转染人舌鳞癌细胞Cal 27以便后续在微流控芯片中更加直观地观察,再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微流控芯片内液体流动及细胞运动以优化芯片形状及结构,设计出合适的腔室形状,通过普通光刻法得到硅片模具,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对硅片模具进行倒模、键合,利用化学键将anti-EpCAM抗体连接在腔室内,实现微流控芯片对细胞的捕获功能,并分别探究了进液流量、腔室高度、抗体浓度等变量对微流控芯片的捕获效率的影响,筛选得出较优的实验参数。结果:慢病毒成功将mCherry荧光转染入Cal 27细胞,平均荧光表达率为95.6%。所制作的具有微柱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捕获效率最高可达70%。在10μL/min(P<0.001)进液流量及8μg/mL(P<0.01)的抗体浓度条件下捕获效率均有一定提高,而腔室高度的不同不会影响捕获效率(P>0.05)。结论:本实验设计的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对人舌鳞癌细胞Cal 27的捕获。不仅证明利用微流控芯片可实现口腔鳞癌细胞的捕获分离,也为基于生物亲合法的口腔鳞癌早筛微流控芯片的后续实验提供重要依据。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373242);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2NSFSC063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2]四川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口腔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谢明哲,龚山月,黄云骢,等.一种用于捕获口腔鳞癌细胞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开发和初步应用[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4,37(11):97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