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和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淋巴瘤激酶 诊断 治疗

摘要: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1位^([1]),其中80%~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15%,约7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2])。基于分子靶点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成为NSCLC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为靶点药物的发现,在NSCLC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3-4])。EGFR是一种跨膜受体,与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等多种信号传导通路有关。EGFR突变主要包括4种类型:外显子 l9缺失突变、外显子21点突变、外显子18点突变和外显子 20插入突变 。最常见的EGFR突变为外显子19 LREA缺 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二者均会导致酪氨酸激酶结构 域活化,且均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的敏感性突变 J,外显子20的T790M突变与 EGFR.TKI获得性耐药有关,还有许多类型的突变临床意义 尚不明确 。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率在高 加索人群约为10% ,在亚裔人群和我国均为50%左右 。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JE京市重点实验室) 孙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l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刘彤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程书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常建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韩宝惠 (上海市胸科医院肺内科) 韩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何建行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黄诚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焦顺昌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 李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 李向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李晓兵 (解放军第三0七医院病理科) 梁智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林冬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刘卫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刘晓晴 (解放军第三O七医院肺部肿瘤科) 刘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卢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疗科) 潘秦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邵建永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王长利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 王盂昭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伍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 杨向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 杨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 余萍 (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曾碹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张兰军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 张树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内科)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肺癌诊疗中心胸外科) 周彩存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周晓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汪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本院专家组成员:
余萍[25] (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通讯作者:
石远凯 (syuankai@cicams.ac.cn)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4684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646 更新日期:2025-03-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