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5]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本院执笔作者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电动肿瘤分碎术
子宫肌瘤
子宫肉瘤
腹腔镜
摘要: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显示35岁以上妇女20%患有子宫肌瘤。其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手术途径有开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重要的术式。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用专门设计的电动分碎器对子宫(肌瘤)进行分碎,目的在于使组织标本成为碎片以方便经穿刺孔取出至腹腔外完成手术[1-3]。腹腔镜电动分碎器自1991年问世以来,临床一直沿用至今。既往普遍认为这种电动肿瘤分碎术(power tumor morcellation)仅适用于子宫良性肿瘤患者,因此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排除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肉瘤)的可能,以实施分碎术。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专家组成员:
张国楠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向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狄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李小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杨兴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曹冬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蔡红兵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程文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范江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炜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郭红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纪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李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俊东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崇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刘红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刘木彪
(广东省人民医院)
吕卫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梁志清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马晓欣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孟元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宋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生秀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石宇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王世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玉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汪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熊光武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薛敏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院)
杨隽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赵卫东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朱琳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周应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朱熠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王登凤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本院专家组成员:
张国楠[1,*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狄文[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刘红[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石宇[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朱熠[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王登凤[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通讯作者:
张国楠
(zhanggn@hotmail.com;)
向阳
(xiangy@pumch.cn)
通讯作者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本院通讯作者机构: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国楠,向阳,狄文,等.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07):62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