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60例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Surgical Treatment for Anterior Cranial Base Communicating Tumor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颅底颅脑外科,成都市,610041 [2]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成都市,61004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前颅底区 沟通性肿瘤 外科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60例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均行外科治疗,经病理证实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39例.手术入路的选择为颅面联合入路44例,眶内容物剜除术5例,鼻侧切开术3例,前额硬膜外入路5例,眶外侧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5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5例.肿瘤切除后前颅底区组织缺损的修复采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裂层瓣修复27例.术后45例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主要为颅神经损伤5例,伤口感染4例,其中局部加强换药愈合2例,清创缝合愈合2例,暂时性的脑脊液漏2例.术后放射治疗23例,剂量为45Gy~65Gy,术前或术后化疗15例,主要方案为DDP(顺铂)、5-Fu(5-氟脲嘧啶)、平阳霉素.经信访或门诊随访1年~9年,死亡11例,失访2例.结论:前颅底区沟通性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是有效的,颅面联合入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肿瘤切除后前颅底区组织缺损的修复采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裂层瓣修复是可靠和安全的.此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难以达到肿瘤切除的"安全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需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语种: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37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3120 更新日期:2024-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