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610041
四川省肿瘤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子宫内膜卵黄囊瘤
病理学
临床
治疗结果
摘要:
卵黄囊瘤又称为内胚窦瘤,是能产生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通常发生于婴幼儿或儿童,通常起源于性腺,但仍有20%发生于性腺外的部位,包括骶骨、后腹膜、纵隔、松果体、外阴、宫颈、阴道等.肿瘤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很早就会出现转移,转移途径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原发于子宫内膜的卵黄囊瘤罕见,现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治疗等.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红,张国楠,樊英,等.原发性子宫内膜卵黄囊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10):83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