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腔内心电图P波波形改变及临床意义

The Changes and the Role of 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 P Waves During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术 腔内心电监测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腔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特点,探讨心电图辅助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12月共876例行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参与本研究。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术中采用腔内心电监测技术引导送管,最终导管留置长度以“Peres’ formula”定位身高长度为准,术后行导管尖端位置X线定位。对腔内心电图P波特征性改变包括P波振幅升高、双相P波及双峰P波获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7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升高率、双向P波和双峰P波获得率分别为94.2%、17.5%和54.6%,特征性P波获得率即获得P波振幅升高、双向P波或双峰P波其中任意一项的比例为97.8%。在P波振幅增高的825例中,置管到位时振幅增加值平均为(4.2±2.6)mv,其中62.8%的患者在送管至“Peres’fomula”定位长度时出现最高振幅P波,其余37.2%均提前出现最高P波;送管到位时P波的振幅与R波振幅之比P 50为0.4。结论不推荐将腔内心电监测技术作为X线诊断的替代方案用于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标准。但该技术在置管操作中对帮助判断导管异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经济、便捷、适用性强,可作为颈内静脉置管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技术应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37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3120 更新日期:2024-09-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