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约每78个女性一生中就有1个存在罹患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风险,其概率为1.3%,且具有诊断时已为晚期和预后差的特征,5年生存率仅为45%[1].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铂类药物+紫杉醇方案化疗的标准治疗可使高达80%的卵巢癌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其中大多数患者会经历肿瘤复发和化疗耐药,从而导致死亡.既往认为,卵巢癌对免疫治疗不敏感,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卵巢癌事实上是免疫源性肿瘤[2],因此,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方法[3].然而,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问世以前,免疫治疗关注的重点往往是有明确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和外源性T淋巴细胞治疗,后者包括肿瘤浸润型淋巴细胞(TIL)、T淋巴细胞受体(TCR)转基因T淋巴细胞治疗和嵌合抗原受体(CAR)-T淋巴细胞即过继性T淋巴细胞治疗.目前,在临床上进行免疫干预的选择比较有限,主要包括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PD-1配体(PD-L1)信号通路阻断剂、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信号通路阻断剂.因此,更好地理解化疗后调控免疫应答的分子事件成为紧迫的问题.本文就卵巢癌以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IDO1和芳香烃受体(AHR)为中心的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及其潜在分子靶点进行论述,为卵巢癌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