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PICC替代静脉留置针注射放射性药物在PET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PET/CT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出处:
ISSN: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射 接触时间 辐射剂量 表面污染

摘要:
目的 分析PICC代替静脉留置针注射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对PE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操作者所受辐射剂量及注射室表面污染的情况,进而摸索出一套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及推广性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方式.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80例受试者,其中120例为观察组(置有PICC导管),60例为对照组(未置管者);观察组又根据给药后生理盐水冲管用量分为观察A组(10 mL冲管,正压封管)、观察B组(20 mL冲管,正压封管).观察组经PICC导管注射18F-FDG、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射18F-FDG后各循环1h,行常规PET/CT显像,评价不同注射方法下所得图像质量,并计算图像质量合格率;注射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大小(用操作者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判定);测量操作台面污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PET图像质量的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人员直接接触18 F-FDG的时间及操作台面污染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ICC导管注射18F-FDG后行PET检查的患者,与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相比,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操作人员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以及台面的污染度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现场穿刺、减轻受检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及患者经济负担.

基金:

基金编号: 2017JY0081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四川省肿瘤医院PET/CT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280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560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