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radiation-induced skin inju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吉林省肿瘤精准放射治疗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卫健委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2]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3]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都610041 [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长沙410013 [5]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250117 [6]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长沙410013 [7]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 [8]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肛肠科,长春130021 [9]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 [10]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长春130012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性皮肤损伤 损伤机制

摘要:
放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治疗的同时会导致正常组织出现放射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RISI)是放疗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炎、溃疡、糜烂以及坏死等,严重影响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甚至影响患者总生存期。RISI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是引起RISI的主要原因。RISI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RISI和慢性RISI,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制订不同的治疗策略。本文对RISI的临床表现、分级、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地总结。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吉林省肿瘤精准放射治疗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卫健委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长沙410013 [9]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10002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536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604 更新日期:2025-02-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四川省肿瘤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